关于举办第三届“瓯越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的通知

作者:【数智学院】 来源:【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添加时间:2025-03-21 浏览:

各班级: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广泛凝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青春力量,根据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 2025 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相关工作要求,现举办第三届“瓯越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的。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在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本科生。每人只能报名1个项目。

二、参赛资格:

    1、以学院为单位统一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多于10 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多于 3 人。对于跨校组队参赛的作品,各成员须事先协商明确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为申报单位。省级竞赛报名截止后不可进行人员顺序调整及添加,不可进行作品类别和组别调整。

    2、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是截至 2025 年 6 月 1 日两年以内完成的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或社会实践成果,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的署名作者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 2 人;凡作者超过 3 人的项目或不超过 3 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至本专科生或硕士研究生类。

    3、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含本竞赛主办单位参与举办的其他全国性竞赛的获奖作品)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竞赛内容:

    1.主体赛。学生可按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申报参赛。每件参赛作品只能选择参加 1 个类别。 

    2.红色专项。(今年国赛不再设置此赛道,请大家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择)通过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等形式感受党的红色精神伟力。着重用好新时代伟大成就、伟大变革的鲜活思想,结合对国家发展成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形成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有理论深度、感染力强的调研报告和微课等实践成果。

    3.“人工智能+”专项。聚焦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为深入探索并挖掘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潜力、全面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汇聚青春智慧。

四、申报要求:

    1.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学生,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 5 个组别。哲学社会科学类可围绕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5个组别形成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 两类:A 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 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科技发明制作类 A 类、B 类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等 5 个组别。每件作品只能选择以上 1 个类别中的 1 个组别参赛。

    2.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正文字数不超过 15000字。 

    3. 参赛作品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鉴定证明。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原则上应附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4. 作品必须由两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指导教师(或教研组)推荐,经本校学籍管理、教务、科研管理部门同时审核确认。

    5. 参赛作品存在舞弊、抄袭、作假,将国家课题、教师科研成果包装成学生项目等情况,均视为严重违规行为。参赛作品在公示环节,如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或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各项目要严肃对待、一经查实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参赛作品如在参赛环节被检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不符合申报要求,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学校不得补报作品;被检查或经举报核实发现作品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取消作品参赛资格,学校不得补报作品。

    6. 所有省级复赛参赛作品在报送时需提交作品正文材料(学术论文、调查报告、设计说明等)在中国知网的查重报告。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涉及论文、专利、软著但未体现作者名字、排序的需提供参赛成员作为作者及作者排序的相关证明材料;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作者证明、媒体报道等)涉及出现参赛成员名字的需添加下划线标记;作品材料中的成果类材料(如论文、专利、软著、媒体报道、批示、协议或合同、查新报告或检测报告等)需体现成果取得时间且取得时间应为截至 2025 年 6 月 1 日两年以内。

五、材料提交:

    参赛团队需准备参赛作品申报书(附件1,Word版本+扫描件PDF版本)、作品材料(例如学术论文、社会调查报告、项目作品书等,PDF 版本)、汇总表(附件2,Excel版本+扫描件 PDF 版)、其他相关证明材料。所有材料目前只需提供电子版。

电子材料于2025年3月25日下午15:00之前发送至邮箱sxxystb@163.com

六、奖励机制:

    本次校内选拔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同时,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杰出工作奖若干,奖励在大赛中成绩突出、组织高效的学院,分别颁发荣誉证书。

七、日程安排:

    1.院级选拔(即日起-2025年3月27日):在前期“挑战杯”校内孵化培育选拔的基础上,各学院对本院提交的作品进行文本评审,根据综合结果确定校赛推荐项目。

    2.校级选拔(2025年3月28日-2025年4月2日):最终由校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校赛获奖以及推荐省赛名单。

八、注意事项

    1.提交的项目文件将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行备份一份原始稿件;

    2.各个材料有对应的文档格式,请勿自行更改;

    3.参赛作品必须是原创的,若发现抄袭行为,将立即剥夺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

    4.所有参赛材料和学院作品汇总表需在截止日期前提交,逾期将不接受任何上交作品;

八、联系人及方式

    林同学  18858862122

    金同学  18312965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