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生活中,“拖延症”经常阻碍着我们有效率地去工作和学习,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有效的心理暗示,可以很好地解决拖延习惯,让我们高效地去完成目标。
为此,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持续推进“心闻芯语”栏目,此次活动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参与热情,他们纷纷积极投稿,分享自己在解决拖延症中的感悟或技巧。
以下为吴帅凡同学投稿的精彩作品
战胜拖延,掌控生活
曾经,拖延是我生活的常态。以考驾照为例,报名后大半年,科目一的学习计划被我不断推迟。明明知道刷题是必经之路,可每次坐到书桌前,思绪就开始飘散,要么想吃东西,要么想整理房间,学习时间被一再压缩。考试前一周,看着只刷完一半的题库,我满心焦虑与懊悔。熬夜刷题时,才发现许多知识点并不难,如果早点开始,完全可以轻松掌握。这次经历让我反思拖延的根源:害怕失败,担心付出没有回报;同时,低估任务难度,缺乏合理规划。于是,我决定改变。再准备其他考试时,我将大任务拆解,比如把备考分为基础学习、强化巩固和模拟冲刺阶段,每个阶段设定小目标。我还利用时间管理工具,设定专注学习时段,排除干扰。每当想拖延,就告诉自己“现在行动,就能减少焦虑”。这些方法让我逐渐摆脱拖延,也让我明白,只要直面内心,方法得当,我们就能掌控生活。